OK,这个标题看起来确实有些暴论,但这就是我在围观完各路游戏媒体对黑神话悟空评分引起的各种争论后得到的结论。容我解释解释。

本文提到的标准是指加权计算时的权重以及各分项打分标准

不同人标准的冲突

游戏作为一个融合了多种媒介的艺术形式,玩家游玩同一个游戏的感受一定是各不相同的,游玩感受是一个非常主观、因人而异的东西。这是我们讨论的大前提。

好,那么游戏评分是怎么做的呢?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把游戏的表现分拆成若干个分项,比如画面、游戏机制、音乐、剧情等等,然后为每个分项赋予一个权重,最后所有分项得分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游戏评分。

这种计算方法看起来非常合理,但真的合理吗?其实并不合理!如前所述,游玩感受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这就意味着加权计算中的各分项权重以及各分项的分数依然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东西。由此计算得到的游戏评分自然也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东西。换句话说,不同人标准本就千差万别,加权得到的分数自然也是千差万别。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讨论就会陷入鸡同鸭讲的困境。

所以,我认为不同人讨论游戏评分没有意义

同一个人标准的冲突

好,不同人标准存在冲突,那同一个人的标准还会有冲突吗?答案是有的。这听起来很奇怪:同一个人自然是同一套标准,怎么会冲突呢?这其实还是游玩感受的主观性导致的。让我用与游戏接近的艺术形式——电影,来举例说明。

我曾尝试建立过一个我个人对电影的打分标准,计算方法还是加权求和。刚开始这套标准运行得非常好,可以很直观的将我认为的好电影和坏电影区分出来,方便我基于评分来排序啥的。但随着评分的电影越来越多,我越来越发现这套标准的不足:无法完整体现我对电影的主观感受。具体体现在我主观感受差距明显的两部电影完全可以是评分接近的,这可能是画面等因素导致的评分接近;又比如说我非常喜欢某部电影的部分内容,但这部电影在标准中的某些其他方面表现不好,最终评分偏低,与评分接近的低分作品格格不入。

那有没有可能是我设置的权重不够合理呢?相信我,哪怕为了几部评分与主观感受不一致的电影而修改权重,使二者统一起来,这种评分与主观感受的冲突还是会在其他电影上出现。冲突的本质原因是评分简化了观众对作品的复杂感受,使其变成可以被比较的数值,但简化的过程同样会损失掉部分主观感受,导致评分无法完整体现主观感受。

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对游戏进行评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没有意义,不如记录下游玩感受来得直接、真实。

游戏评测的真正意义

话题最终还是要回到游戏评测。玩家观看游戏评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辅助进行购买决策。那么,基于这个目的,游戏评测的真正意义就是评测者描述自己的游玩感受、指出评测者认为的游戏优缺点,玩家再评估一下这些优缺点是否真实存在以及是否会显著影响自己的游玩感受。这才是游戏评测的意义,而不是最后出现的那个数字

游戏以及类似游戏的产品(电影等),不像机械零件那样,可以通过测试得到一个客观的数据。比如说不同材料可以通过测试得到它们屈服强度,从而表征材料的强度。游戏不能这样,是无法通过一个简洁的数字来表达游戏给人带来的主观感受的。

当然,如果只是喜欢拿着个数字进行社区 PVP 、吵架才是快乐源泉的话,那我无话可说,这边建议您左转去键政区,那边可能更加适合您。

最后,我希望未来的游戏媒体在评测游戏时多讲讲游玩感受、游戏优缺点,最后的游戏评分多余且无必要,完全可以去掉

最后修改:2024 年 09 月 28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